培训超能力 提高竞争力 TEL:4006-023-060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益资讯 > 精益生产 >
精益生产管理的内涵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7日 阅读次数:

  精益管理来源于精益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很多企业都已经认同了它能够带来的效益,并且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字面上看精益生产,“精”代表精简、精确、精华,“益”即更好、利益、效益。所谓精益生产,就是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通过减少资源浪费、缩减闲置用工、精简作业流程等,实现企业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更多的效益、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明显的竞争优势,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精益生产管理的内涵

  1.精益生产核心思想

  “精益思想”作为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指导着新一轮的管理革命。其核心是利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企业现有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消除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切不创造价值的资源消耗、资金占用、无效劳动和时间浪费,追求企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精益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成本最低、质量最优,它追求的是用户和企业都满意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追求产品性价的最优比,从而实现企业领先的价值链成本、高质化的管理水平、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精益生产的基础

  5S现场管理理论是推行精益生产的基础。5S即日文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5S管理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不断改善是贯穿5S过程的永恒主题。

  3.精益生产的主体

  “减少浪费,不断改善”是精益管理永恒不变的主体。精益生产中提出的浪费,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浪费含义不尽相同。精益生产方式认为,只有能增加价值的生产和管理才是有效的,不能增加价值的是无效的生产和管理、是一种浪费。TPS将浪费归为七种,分别是: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早)的浪费。对于施工管理领域,有些学者将七种浪费引申为:

  (1)等待的浪费。主要包括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

  (2)协调不利的浪费。主要包括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利,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利,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利,ERP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利。

  (3)闲置的浪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闲置,职能的闲置或重叠,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人员的闲置,信息的闲置。

  (4)无序的浪费。主要包括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业务流程的无序。

  (5)失职的浪费。主要包括不认真完成日常基础工作,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工作没有计划缺乏主动,做不好甚至不会做本岗位工作。

  (6)低效的浪费。主要包括施工进程缓慢,人员占用过多,工程交付拖期等。

  (7)管理成本的浪费。主要包括计划编制无依据,计划执行不严肃,计划查核不认真,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

  伴随精益管理始终的就是不断改善、消除这七大浪费,实现施工管理领域的“七零目标”,即工时零等待,要素零闲置,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期零拖延,制度零虚设,服务零投诉。

  4.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

  准时化和自动化(即人员的自觉化)是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支撑着精准化管理中的不断改善、减少浪费、最大化地创造价值。

  (1)准时化(JIT,Just-in-Time)

  准时化管理源自准时化生产,有人将其形容为“在正确的时刻、正确的地方,得到精确数量的材料和产品。”准时化管理方式以准时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工作流程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对原料、存料进行精确定量需求分析,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这是一种“拉式”计划管理模式,确保设备在需要的时候才进入施工现场,完成任务后及时撤出,但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各种资源,避免闲置、杜绝无效支出浪费。它力求将施工过程中供应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的浪费包括人员过剩、等待时间、交工延时、质量欠缺等减小到最小程度。准时地不断地寻求并消除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各种浪费,如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关系、与供方的关系、生产技术和物料库存管理等等。然而,准时化是一种极限理想状态,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但是它提供了一个不断改善的途径,即寻找浪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浪费,给精益生产以有力的支撑。

  (2)自动化(即人员的自觉化)

  员工是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执行者,对管理理念的有效施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用员工的积极性是精益生产取得成功的关键。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精益生产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地激励人、培养人,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传统的“以物为中心”成为“以人为中心”。精益生产中的“以人为中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需求为拉动力,不断地追求顾客满意;二是以员工为中心,完善激励机制、健全奖励制度,使员工置身于一个企业主人而非被雇佣者的位置,使员工自觉、自愿、自动地参与到精益管理中去,充满归属感、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工作的不断改善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5S咨询 6S咨询 7S咨询 5S管理咨询 6S管理咨询
7S管理咨询 5S现场管理咨询 6S现场管理咨询 7S现场管理咨询 5S咨询公司
6S咨询公司 7S咨询公司 5S管理咨询公司 6S管理咨询公司 7S管理咨询公司
5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6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7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5S培训 6S培训
7S培训 5S管理培训 6S管理培训 7S管理培训 5S现场管理培训
6S现场管理培训 7S现场管理培训 5S培训公司 6S培训公司 7S培训公司
5S管理培训公司 6S管理培训公司 7S管理培训公司 5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6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 张老师
  • 王老师
无标题文档